中心簡介
緣起
全球國際化意識,日益增長;全球經濟與文化活動與人才交流亦日趨頻繁之際,國家教育政策也因應全球國際化,訂定2030年為雙語國家年。由於全球化衝擊教育現場,加上108新課綱上路,教育部希望培養具國家意識的全球公民,決定將中小學國際教育1.0,升級為2.0。兩者最大的不同有幾點,包括過去以一般學校為主體的國際教育交流,改為由主管機關主導,從學校交流位階提升到各縣市教育主管機關的層級,未來中央也將成立國際教育聯盟,讓過去各縣市或各校各自與國際洽談合作,不僅耗時且溝通不順利,未來可改由聯盟接手,與國際架接與媒合。

國際教育四層級
國際教育2.0推動組織架構中,包含國家層級、教育部、以及教育主管機關及學校四個層級;在國家層級方面,有國際教育推動聯盟(IEA)及 國際教育推動聯盟政策發展小組;在教育部層級方面,包括中小學教育國際化專案辦公室、國教署、國際及兩岸教育司、國際教育中央培力團(IECCG)、國際教育產官學協力平台(IECP);而在教育主管機關層級方面,含各教育與主管機關、國際教育地方培力團(IELCG)、國際教育行政支援窗口(IEAS),以及國際教育資源中心(IERC);而學校層級則包含國小、國中、高中職、實驗教育學校及機構等,為國際教育實施單位。
資源中心成立
109年8月獲苗栗縣政府指派,公館國中方麗萍校長承接苗栗縣國際教育資源中心主任,執掌苗栗縣國際教育規劃,除需協辦先導參訪及先導接待;也要辦理協力案媒合活動;同時經營與管理國際交流平台;辦理國際交流(含接待家庭)研習;並辦理轄區協力案補助之彙整及初審外;建置及維護轄區國際交流資料庫及資源分享平台。
資源中心成員